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巴陵戏 【背景资料】 巴陵戏,原称“巴湘戏”,因艺人多出自巴陵、湘阴和临湘而得名。又因它形成和主要活动的地区是岳阳(旧岳州府),民间称为“岳州班”。近代,尤以“岳舞台”名震三湘大地。 明末,巴陵人杨翔凤于明崇祯十六年(1643)在《自牧园集》中记《岳阳楼观马元戎家乐》一诗云:“岳阳城下锦如簇,历落风尘破聋瞽,...
【背景资料】 慈利县板板龙灯是慈利县板板龙灯起源于宋朝,发源于慈利县龙潭河镇,是土家族农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舞蹈,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,板板龙灯具有:古、土、狂、美、稀的特征。 津津乐道的民间故事 相传宋代赵匡胤三年间,龙潭河有一名叫张大奎的匪首,为了除恶平难,当地有一名被百姓公认的“赶天二公”李盛,在剿匪的过程中,发动群众各家自备木板一块长五尺,上面点烛灯,连...
【人物名片】 刘卫兵:刘卫兵,男,1970 年3 月出生,土家族,慈利县人,1990 年7月参加工作,研究生学历。桑植县委副书记、县长。 1246万元造福非遗文化 1246万元,对一个国扶县来说,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1万老区群众的年人均纯收入,1200名国家干部职工的年平均工资。桑植县人民政府县长刘卫兵把这1246万元花在造福千秋万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面。一个桑植民歌广场,一张《桑植民歌经...
【人物名片】 孙哲生,男,1943年10月出生,汉族,慈利县史志办退休人员。1961年至1970年在县九渡完小任教;1997年在县甘堰中学任教;1975年在县许家坊乡中学任教;1980年在县环城中学任教;1985年调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工作;2003年退休后续任《慈利县志》主编;2008年任《炎黄文萃》主编。 “蜜蜂”孙哲生 倾生谱文献 花灯戏、荆河戏、汉戏、傩愿戏、板...
【项目简介】 杨幺(1108-1135),名太,龙阳(今汉寿)新兴乡人。出生雇工,幼时读私塾2年,辍学后在商船上佣工糊口。建炎四年(1130)至绍兴五年(1135)期间,他多次参加各类保家卫国的战役。1135年2月,宋高宗以右仆射张浚为监军,从抗金前线调岳飞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置使,发起对义军的第七次“围剿”。岳飞引诱黄诚、杨钦等投宋,并用杨钦之计,掘闸放水,伐木塞港,以杂...
【人物名片】: 杨吉红,男,1972年生,土家族,“张家界 魅力湘西”创始人,民盟盟员,现任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裁。 张家界的建设功臣 2008年杨吉红获颁“湖南省文化产业领军人物”、“张家界文化名人”,参评“张家界建市二十年建设功臣”,那么说到杨吉红,要从魅力湘西说起。新世纪...
撑篙 拉纤 民间音乐代表作 “澧水船工号子”原由商船的产生而形成,伴随着商船的发展而发展。亦由木板商船的消失而濒危。自明朝中叶形成以来,已有500多年历史,流传广泛,影响深远。特别是慢板、平板、急板三种唱腔各具特色,能有力刻划船工行船时那种坚毅、勇敢、勤劳的性格和气质,生动地表现船工们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从事撑篙、摇橹、拉纤时的情景,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,...
【背景导读】 “荆河戏”是流传于湘、鄂两省交界的荆州、沙市、澧县、张家界等地的地方大剧种,它已有400多年历史。该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,生、旦、净、丑行当齐全,唱、做、念、打相结合,内容丰富、流传广泛、影响深远,一直为广大群众喜爱。 深厚历史渊源 相传“荆河戏”起源于明初永乐年间,1425年华阳王封藩来澧州,随行带来私家戏班,拥有几十个乐手及...
图片:长沙铜官窑遗址 图片:铜官窑出土文物 【背景材料】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的形成源远流长,据《监略妥注》载:“舜陶于河滨,而器不苦窳”。即在殷商之前,舜帝就带领先民在湘江一带开始了制陶之业,进行原始的手工制作。从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文物和积淀深厚的陶瓷碎片考究,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已创造性地表现在造型、成型、烧成、装饰等诸多方面,构成了全方位的陶瓷手...
【人物名片】 王铭祥,男,1957年出生,籍贯邵阳洞口,现任邵阳市文化局党委书记、局长,全面主管文化局工作。 加强组织建设 优化非遗保护力量 邵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被誉为巫傩文化、楚湘文化的发祥之地之一,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。2010年在王铭祥的带领下,邵阳市组织了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和第一批市级传承人的评审、公布工作,申报通过了13名省级传承人,城步吊龙被公布为第三批...
2008年被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“中国民歌之乡” 中央电视台《民歌中国》栏目《湖南桑植风情》专题节目 【背景资料】 桑植民歌是桑植各民族人们千百年来征服自然、改造社会的智慧结晶,是中华民族古老歌谣的延续和发展,它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,据记载有两千多年历史。桑植民歌内容丰富,有山歌、小调、号子、花灯调等2300多首,以其丰富的曲种、多样的曲体、严谨的曲...
【人物名片】 盘金胜,男,年过花甲,一生致力于新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。“瑶家坐歌堂”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盘金胜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。 三十年铸就“新田文艺界响当当的人物” 在很多人的眼里,盘金胜是个既有创新思想,又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,有人用“新田文艺界响当当的人物”来形容他。 据介绍,盘金胜自幼就爱好瑶族文...
土家族阳戏 【背景资料】 张家界土家族阳戏主要流传在张家界市及周边地区。张家界市为湖南省地级市,地处湘西北的武陵山脉腹地,澧水中上游,面积9563平方公里,160多万人口,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%。张家界属湖南、湖北、重庆、贵州三省一市接壤的金三角地带,世界自然遗产--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该市,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;航空、铁路、高速公路、立体交通十分便利。张家界土家族阳戏是张...
大公网湖南频道消息 位于“湖南屋脊”壶瓶山下的湘鄂边陲的石门县,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聚居的多民族山区县。十万年的沧海桑田,留下宝贵的非遗财富。 然而,随着社会的发展,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在不断地消失中,有些项目随着人的消逝,已经失传,有的项目濒临灭绝,有效的保护、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,这对石门县来说无疑是一次“大考”。 一场应运而生...
邵阳蓝印花 布袋戏 大公网湖南频道消息 【地理名片】 邵阳县位于湘西南丘陵地区,山多地少,人口密度大,是全国重点扶贫县,建县于西汉时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境内有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、西汉的夫夷侯国古城遗址、衡宝战役遗址,时称“南方抗日军政大学”的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。中国历史上“以诗咏史第一人”唐代大诗人胡曾、马克思主义史学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